人物
时段
朝代
“金弘郁” 相关资源

別集類
。多出私财。赎还我人丁丑被虏者。成均直讲时。所以陈防海车战事者。洪忠都事时。言澄,潚亡罪。其后讼监司 金弘郁
冤者。皆议峻而事伟。人缩而己敢。此其大致可记者一二。据此则其靡得以记者。因可以类推。书其事以识其阴。 (第 663L 页)
曰宥。尔惟勿宥。君上之曰辟曰宥。自下以为勿辟勿宥者。亦可谓之不信君令乎。在昔孝庙朝。先正臣宋时烈。因 金弘郁
事。仰奏曰。 殿下设禁以钳口。自知本事之不叶于人心而然也。 孝庙嘉纳。虽以今番事言之。官人于朝。自是 (第 220H 页)
复拜平安道观察使。西民写公像立生祠以寓慕。乙未。擢知中枢。为远接使。寻拜户曹判书兼知春秋馆事。时监司 金弘郁。
言姜嫔事杖死。有敢救者。罪以其罪之 教。公与家人诀。上疏讼其冤。 上盛怒。袖其疏而告于 慈圣。慈圣叹 (第 30L 页)
曰。 弘郁
之死。人莫敢言。而许某独言之。其忠可见。 先王每言许某可任大事。于此益验则哲之明也。 上怒始解。翌年 (第 30L 页)
 上曰。依为之。
请故县监金弘翼加赠赐谥启
因尹庆元赐谥事。臣又有可达者矣。故忠臣金弘翼。即故名臣 金弘郁
之弟也。当丙子之乱。以连山县监。从观察使郑世规勤 王之行。阵于险川。及其贼骑冲突。张拳冒刃。骂贼不屈 (第 39H 页)
岳飞。故天下至今冤之。 王怃然而曰。此则予未之思。果如卿言。然逆节则分明。对曰。设令姜嫔真有逆谋。然 金弘郁
岂有知其逆谋而救之之理乎。不过欲伸所见。而 殿下杀之太遽。人心尤不平矣。 曰。予时定法令。如有敢言者 (第 504L 页)
。则即与姜同罪。则 弘郁
何敢不有此法而言之乎。予故诛之。对曰。此正所以致人言。姜氏既以逆诛死则斯已矣。何可复忧人言哉。而强设 (第 504L 页)
灾时变人事感应之理。首言得人才致人和之为急务。而以金益熙之请设延英为不宜抑却。次言独断滥刑之失。而以 金弘郁
之冤死。为召灾之一端。末复言自治之道。而以拨乱有为。仰勉深切。丙申丁酉连除礼宾寺正不就。又迁宗簿正。 (第 453L 页)
以来。历代及国朝所未尝行。 上疑之。引 先王丙午 文孝服制议。命断以国朝旧制。礼官复搀 仁祖时李楘, 金弘郁,
李敬舆言。请询大臣儒贤。遂制斩齐以上。既敛。迁于欢庆殿成殡。四日而成服。越三日戊辰。赐谥孝明。墓曰延 (第 208H 页)
生于后宫。故始有此绿衣之计。臣谓 殿下必入浸润之谗。忧不能已也。 上怒甚不能成声曰汝不服未。汝恶过于 金弘郁
也。命以杖击口。且遍筑之。肌肤片片剥落。受刑已二次。流血遍身。衣裳尽湿。 上又促压膝具。公曰臣之捐身 (第 440L 页)
赠左赞成金公(斗光)墓碣铭
公讳斗光。字子辉。鹤洲 金公讳弘郁
之孙也。鹤洲公忠节炳然。感动神人。宜其庇及后孙。是以他支蕃茂。而公内美既具。年未三十而没。子姓又数世 (第 520H 页)
后以金吾郎。承命拿来海伯 金公弘郁。
公悯其冤。且知其必死。不忍迫其行。少违限时。 天威震叠。并拿公就问。事将不测。公对以实。 孝庙嘉其直 (第 219H 页)
良用嘉尚。疏出朝野震惊。为之谚译而传布。或至感叹流涕。乃一种媢嫉。极意搆诬。谓为罪人反案。会黄海监司 金弘郁
疏讼 昭显嫔姜氏之冤。至于杖死。先生亦坐废数年。而两王子及 昭显子赦还。盖因先生言也。越六年己亥。  (第 162L 页)
。先生辞焉。会 上命伸姜嫔冤。复其位号。而引文正公所撰月塘姜公硕期谥状。特下 御制。且及于静观公所论 金弘郁
事。先生因辞疏。致其感仰 圣德之意。掌令韩以原请出付尤庵文抄于史官。 上从之。丑正之辈以琐录事。目先 (第 102H 页)
殿下其可忽于远大而狃于近小乎。又曰。 殿下自即祚以来。从谏如流。凡有台评。一启即允。而沈大孚之被责。 金弘郁
之特递。出于众望之外。近日两司之论。久不允从。识者皆忧其为拒谏之渐。 圣上读书万卷。亦尝见有拒谏而不 (第 444L 页)
女。男曰持韩。通德郎。女长适掌令尹推。即不肖之祖考也。次适直长尹徵周。季适县监尹以寿。通德公娶观察使 金弘郁
女。有一子。命迪。进士。一女婿县令金泰寿。掌令府君有二子。长自教。一子东洙。四女李思齐,李普元,权在 (第 445L 页)
 筵席。敷对精切。 上倾听。时赵淑媛罪死。 昭显世子子。亦幽囚海中。 上因灾异求言。公上疏请赦还。辞直意恳。 上温批嘉奖。疏出。朝野震惊。或感激泣下。至有谚译传诵者。承旨李行进摘抉疏语。谓公为逆赵伸理地。两司继请远窜。时海西伯 金弘郁
上疏伸姜嫔冤考死。 筵中未安之教因屡及公。人皆为公惧。公夷然待 命。至冬台 启始停。已而。 命还二王 (第 415H 页)
益熙。从容论天下事。因喟然叹曰。功业未就。而岁不吾与。是可忧也。益熙由此益见奇。遂擢司宪府大司宪。初 金弘郁
下狱死。时烈累徵不至。益熙赐告。造时烈。夜半私语曰。夷狄得天下。自古无享国百年者。今虏人亦岂能久乎。 …… (第 93L 页)
。辅修 国政。戮力于公家而已矣。又安能逆知其事之必败。而不为 主上谋之也。因慷慨泣数行下。时烈谢曰。 金弘郁
无罪而死。国人怜之。今 王不复 (第 94H 页)
弘郁
官而欲招士。其孰肯进邪。益熙曰。夫杜伯。周之贤臣也。而宣王杀之。然大雅不贬宣王。而称宣王为盛天子。今 (第 94H 页)
 主上虽未复 弘郁
之官。将为天下信大义。岂不得为明主哉。时烈乃许益熙还。 王问曰。卿与宋时烈相见乎。益熙对曰。臣已谕  (第 94H 页)
与执义 金弘郁。
首论贼臣自点罪恶。遂窜之。公议称快。由司艺。复拜掌令。论铨政循私。承 命廉湖右。还。拜宗簿寺正。复拜 (第 78H 页)
府右尹。复除平安道观察使。治绩甚茂。士民为立生祠。乙未递升知中枢。仍为远接使。以户曹判书兼知中枢。时 金弘郁
言姜嫔事获罪死。上曰。有敢救者。以其罪罪之。人莫敢言。公上章讼其冤。言甚切直。与家人诀。席藁待命于阙 (第 631L 页)
下。 上览疏盛怒。持疏请 慈圣。慈圣问何疏。 上曰许积之救 弘郁
疏也。 慈圣嘉叹曰。 先王知臣矣。 先王每言许积可任大事。今于此疏。益验 先王则哲之明也。 (第 631L 页)
弘郁
之罪。宁有人救之者乎。 上曰。治以逆律为言。故无敢言者。 慈圣曰。许积 (第 631L 页)
 尹宣举批李退之颊。曰滥矣此汉。此实无赖辈事。岂士子之道耶。尤翁不为峻责而归之于醉。此果大人容人之量。而出于息争之道耶。
名为儒者。暴怒而至于批人之颊。则所养可知。无足深责。故当场只要息争耳。
  金公弘郁
所犯何事。而至于杖死耶。尤翁力救伸 (第 471L 页)
。其于存心体认之工。恐有所欠阙。因为之提掇上下。證其旨归。 孝庙觉悟。遂倾心讲论。待之异礼。黄海监司 金弘郁
上书触犯 先朝。抵法杖死。公因陈时弊。且曰戕杀言者。中外大骇。今日之事。甚于昏朝。闻者缩颈。 上犹优 (第 254H 页)